提起中国怎么想(中国在世界人民中的看法) 大家在熟悉不过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那你知道中国怎么想(中国在世界人民中的看法) 吗?快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国是怎么想的(世界人民中的中国观)原创葛剑生2021-06-02 17:04
(资料图片)
2021年5月16日,为应对新一轮巴以冲突造成的严重人员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主持召开了巴以冲突紧急会议。外交部长王毅主持并发表讲话,他表示欢迎巴以冲突双方谈判代表来华举行直接谈判。
这一次,中国在解决中东热点问题上以非同寻常的主导作用参与斡旋,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中国在中东的声音发生了变化。
不仅在中东,在整个国际关系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正全方位地与美国为首的旧势力展开竞争,在国际经济、地缘政治、地区影响力等维度展开竞争。
首先,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基于经济实力的竞争。
2010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快速崛起让美国坐立不安。近年来,中国何时成为世界之一大经济体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虽然由于统计口径和衡量标准的差异,预测结果有所不同,但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证明,中国正在逐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更大的经济体。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的预测,如果中国继续保持相对高速的增长,预计将在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之一大经济体。根据英国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CEBR)和彭博经济部的计算,中国将在2028年和203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更大的经济体。
此外,高盛集团和兰德公司的相关研究预测也支持在2030年左右,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之一大经济体。丘吉尔曾经说过:永远不要浪费一个好的危机。中国做到了。在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双方应对疫情的措施不同,导致中美经济走向不同。
从中国来看,为了应对疫情,中国 *** 坚持把拯救人民生命放在短期经济增长之上,封锁重灾区的城市和街道,迅速切断传染链,迅速控制了疫情在全国的蔓延。然后,社会生产迅速步入正轨,成为世界上之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也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反观美国,疫情爆发后, *** 以所谓“自由”的名义拒绝封锁疫区。疫情蔓延的同时,为了经济增长而不顾人的生命,导致疫情迅速蔓延,感染人数呈爆炸式增长。与此同时,特朗普 *** 在防疫失败的情况下热衷于将疫情政治化,专注于指责中国,继续贸易战。
一年后的现实给出了最终答案。截至2021年6月1日14时,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累计确诊病例111856例,死亡4983人。同期美国累计确诊病例34113146例,死亡609767人,分别是中国的305倍和122倍。
然而,中国的人口基数是美国的4.3倍,巨大的倍数差距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的巨大成功。抗击疫情的成功进一步体现在经济增长率上。据统计,202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5%,国内生产总值萎缩5000亿美元至20.93万亿美元,创造了美国自1946年以来的更低经济增长率。
相比较而言,2020年中国GDP逆势增长2.3%,GDP增加值约为4264亿美元至14.7万亿美元。中美之间的经济总量差距在不断扩大和缩小,并且进一步缩小。
疫情之下,中国以人民生命健康为根本,经济发展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美国以“自由”的名义漠视生命,试图保全经济,结果却一无所求。
中国对疫情的严密防御实现了经济上的强势出击,而美国的肆意叫嚣只能接受失败的现实。当然,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除了经济上的较量,还有更直接的另一面。
其次,国家间竞争的核心在于地缘政治竞争。
目前,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中,中国正逐渐从贸易战的防守方转变为追赶美国的进攻方。在地缘政治上,中国也在争取更多的话语权。纵观中美地缘政治竞争,核心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中东和台湾海峡。
在非洲,中国通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占据了非常有利的位置,而且基于非洲发展的现状,非洲并不是美国战略的重点,所以非洲不可能成为中美之间的主要竞争场地。
同样,在 *** 上,台湾省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且由于其在地理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 *** 只能成为美国用来干扰两岸和谐、分散中国精力的马前卒,完全没有资格成为中美之间的竞争场。
相比之下,中东地区属于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对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美国地缘战略的重中之重。相比之下,中国在中东的力量相对较弱,而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从地区大国向全球大国的发展,对中东的规划和布局将是中国不可避免的政治考验。
所以我们认为,未来中美之间的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和尖锐。但基于两国都是核大国的地位,中美之间的竞争并不是热战。中美之间的竞争是基于经济规模的竞争,竞争的核心内容是以中东为代表的地缘战略领导权。原因如下:
1.中东是中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突破口。
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远离二战战场的地缘优势,美国在二战后期“协约国与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导致双方资源枯竭、实力大损的情况下,强势入局以获取渔翁之利。
美国凭借战后的战胜国地位和战争期间积累的财富数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占据了世界经济总量的56%和黄金储备的73.4%。
然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黄金汇兑本位制。美元成为黄金的等价物和交换媒介,美元开始成为通用货币。二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恢复和发展,以及美元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美国失去了继续支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黄金和美元最终脱钩。
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地位受到冲击。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维持美元的霸权,美国找到了黄金之外的新锚——石油。通过与当时的产油大国沙特的结盟,通过锚定美元作为国际石油贸易的唯一定价和结算货币,使美元与黄金脱钩,与石油挂钩,从而通过石油美元体系巩固和加强了美元的统治地位。
从此,美元霸权和军事优势相互配合,一个经济大棒,一个军事大棒,开始肆无忌惮地收割全世界。但是,美国强大的基石是美元,它的衰落也会如此。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只是针对美元霸权地位的“抄底”策略。
所谓人民币国际化,其实就是使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被世界各国所认可,被用于定价和结算,被用作储备货币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个自我寻求发展的过程,也是多方建立互信的过程。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切入石油贸易结算体系,这是工业的血液,而进入这一体系的更佳选择无疑是在中东。最后,中国选择伊朗作为其关键合作伙伴。中国与伊朗的合作是历史的必然。
对于中国来说,作为全球更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2%,是国家能源安全体系的一大威胁,需要有一个稳定、值得信赖的原油生产国。在中东,伊朗作为什叶派领袖,自 *** 革命以来长期受到美国的打压和制裁。
特别是伊朗核问题,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和恢复对伊朗的制裁,以及美国最近对索莱马尼和法赫里·扎德等伊朗关键人物的攻击,使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冲突达到高峰,这成为中国和伊朗合作的更佳机会。中国和伊朗有互补和必要的合作。
2021年3月27日,中国与伊朗签署了《中国与伊朗25年全面合作协议》,重点是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其中规定伊朗将继续向中国供应石油25年,全部以人民币结算,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在中国的重要里程碑式胜利。
除伊朗外,中石油的人民币结算系统已先后与阿联酋和俄罗斯达成人民币结算协议,尤其是在与俄罗斯的贸易结算方面。美元结算比例从90%下降到30%以下,人民币结算比例继续提高。
除了石油贸易,中国与越南、哈萨克斯坦、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罗斯、新加坡、英国、加拿大、德国等13个国家还实现了纺织品贸易结算中的人民币结算。
更重要的是,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推进,也在推动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应该也能够放弃美元结算,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和本国货币。人民币和欧元主导的贸易结算体系正在重塑过去美元主导的国际结算体系,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七寸”。
2.中东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
2013年,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发展理念,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是中国未来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重要部署。这一战略秉承谋求共同发展、实现全球再平衡、开创区域合作新模式的使命,为沿线65个国家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中东将是“一带一路”顺利推进的重点地区。
一方面,中东位于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处,“一带一路”布局的核心区就位于这三大洲。作为世界的十字路口,中东势必成为“一带一路”布局的最关键节点。
另一方面,中东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中,中东有16个,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席位。此外,中东作为世界主要产油区,是能源的核心,必将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重要作用。
几乎可以说,一带一路成功的基础在中国,关键在中东。
3.中东是中国未来全球布局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支点。
长期以来,中东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棘手的宗教矛盾和复杂的民族构成,以及美国作为催化剂支持的各种派别,成为世界的火药桶和大国角力的竞技场。
任何一个世界大国的崛起都不能忽视其在中东的战略布局。美国以沙特和以色列为其在中东的主要战略支点,控制着世界石油产量,维持着美元的强势地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以叙利亚为主要战略支点,保持实力继续在这一地区与美国抗衡。
另一方面,中国、巴基斯坦作为我国最可靠的“全天候战略伙伴”,瓜达尔港的全面运营,帮助中国获得了嵌入中东的之一颗楔子。但由于巴基斯坦远离中东核心,被 *** 海、阿曼湾和波斯湾所隔,仅靠运营瓜达尔港,根本难以支撑中国布局中东的强大战略计划。
因此,当我们的发展视野从亚洲走向世界,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逐渐深入中东时,寻找新的战略支点势必成为中国全球布局的重要议题。作为中东最坚定的反美国家,伊朗几乎成了中东最后一个美国碰不到的国家,尤其是与巴基斯坦相比,伊朗更接近中东的核心。
此外,作为中东什叶派的领袖,伊朗一直深度介入中东的所有热点冲突。更重要的是,自伊朗核问题和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对伊朗制裁以来,伊朗的社会危机和经济危机日益严重,伊朗急需走出去寻求外部援助。
然而,“一带一路”下的中国需要的是进入中东的路径和战略立足点。中国和伊朗有天然的互补需求,敌人的敌人必须成为朋友。
2021年3月27日签署的中国与伊朗25年全面合作协议,除了中国与伊朗的石油供应和人民币结算,还有一项战略合作内容——中国将投资建设伊朗的格舍姆岛。
该岛位于霍尔木兹海峡的咽喉,享有独特的战略地位。虽然中国对格舍姆岛的投资主要是出于商业目的,但随着中伊合作的深入,中国在中东的布局终于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之外又多了一个更重要的楔子。中国在中东的战略支点布局已经形成,战略纵深大大加强。
4.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中东。
2020年12月21日,***颁布了《新时期中国的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能源安全建设的新战略,对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特别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做出了明确规划。
虽然低碳、绿色、清洁能源正逐渐成为我国能源领域建设的发展目标,但短时间内,石油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重较高、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构建中国的能源安全体系,石油必不可少,中东主要产油国自然也必不可少。
在石油安全战略方面,基于中国日益依赖石油进口的现实,石油进口安全已成为中国能源安全体系中最紧迫的问题。保证石油进口的安全,一方面在于运输路线的安全。得益于瓜达尔港的运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突破了石油运输的“马六甲困境”。
同时,中俄原油管道一、二线的建成开通和远洋运输、管道运输的双通道格局,有力保障了石油运输的安全;保证石油进口安全的另一个方面在于石油进口来源的稳定,这必然离不开更大的原油产地中东。
作为更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与中东主要产油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特别是与伊朗达成了25年的石油供应协议,人民币在国际石油结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石油进口安全的困境逐渐化解,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安全性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加持下不断提升。
终于在1997年,以“蒂蒂音乐”理论在中国互联网上广为人知的美国地缘政治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政治战略》,并指出“更大的潜在危险是中国和俄罗斯可能与伊朗结成大联盟。
这个“反霸”联盟的原因不是意识形态,而是互补的不满。虽然这次中国可能是领导者,而俄罗斯是跟随者。......但是,只有当美国同时对中国和伊朗采取敌对政策,这是非常短视的,才能使俄罗斯与中国和伊朗联合起来的联盟得以组成。"
相对于当前的世界格局,布热津斯基20多年前的论述堪称“神预言”。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与俄罗斯、美国联手,形成了“斗地主”游戏。
而一直被美国打压的伊朗的进入,让中国的牌桌上又多了一手好牌。当然,这要感谢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唐纳德·特朗普。没有他的一系列协助,中国和伊朗的合作不会如此顺利,中国在中东的发展也不会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