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之父(三大遗传学之父)
【资料图】
年来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有人饲养的称为家犬,人们口头上称“宠物狗”,无人饲养的狗常被称为“野狗”或“流浪狗”。我们经常看到人们牵着长相各异的狗子出门遛圈儿,有的长相乖巧惹人喜爱、有的高大凶狠见人就狂吠、有的身材臃肿腿却奇短、有的精明得又像成了精。
那么你知不知道,我们所见到的这些所谓“品种狗”,大多都是近亲繁殖的产物。
八哥犬
这时你一定会有疑问,为什么人不能近亲,结婚而狗却可以?而且人近亲结婚生出来的婴儿大多都是畸形的,换成了狗为何如此可爱?伦理道德上怎么讲?这其实是一道漫长曲折的时间实践题。
现代人在想到近亲结婚的时候,脑子里几乎都是一把大红叉。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人类的祖先可是在这个真知上付出了无数惨痛的代价,才换来现在人们脑袋上响亮的警钟。
人类演化
我国古代的近亲联姻
在我国古代近亲结婚是非常普遍的,特别是皇室与大家族,其中原因不外乎就是为了保证自己家族纯正的血统以及巩固地位。
大众熟知的近亲结婚的案例就有汉惠帝娶了自己的侄女张嫣为妻,清朝的皇太极娶了自己的姑姑以及姑姑的两位侄女,北魏的道武帝娶了自己的小姨妈等等,更别说还有许许多多的大家族和名人。
皇太极
因为我国古代人认为,有相同的姓,就代表身体里流着相同的血,所以父系家族的堂兄弟姐妹,属于同一血脉,是不允许通婚的。这个规矩还适用于非亲缘关系者,在唐朝,同姓结婚甚至会遭到牢狱之灾;明清时期,也会在进行处罚后强行分开两人。但是因堂兄妹姓氏不同,所以被视为不同血缘的人,可以通婚。
国外的近亲联姻
而国外,特别是欧洲与日本,对于近亲之间的联姻,可以说更加的丧心病狂。不论堂兄妹还是表兄妹,越亲近越纯正。达尔文、维多利亚女王、哈布斯堡家族、日本裕仁天皇等等都是近亲结婚。而相同血缘之间的结合,带来的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
维多利亚女王
就拿和我们同是黄种人的日本天皇来看:日本皇室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是神奇的存在,皇室是由天皇和围绕天皇的其他家族成员组成,在日本,他们的身份是“神族”,没有人间的姓氏,也不受法律约束,特别是天皇,更是神的代表。
神的身份怎么能掺杂平民的血统?所以日本皇室历来讲究“万世一代”,近亲之间的繁衍已经持续了上千年。
日本明治天皇
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天皇时代,即使出现有缺陷的孩子,但大众如何能得知呢?只知道天皇的兄弟姐妹或子女常多病,著名的明治天皇的兄弟们基本都在几岁的时候早夭。
而日本皇室发展到现代,其家族的庞大,婚配在三代之外绰绰有余,且随着医疗水平的先进,婚检筛查隐性基因,也能规避近亲繁殖的风险。但最近几十年间皇室的男性后代已只有一人,还只是天皇次子之子,明仁天皇为此忧心忡忡。
日本皇室
近亲婚配通常是指三代以及三代之内的婚姻行为。双方的血缘关系太过于亲密,其遗传基因的好坏会加倍反映在后代身上,无法变异,所以近亲婚配对后代的危害极大。难免也有类似于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才出现,但是,个例不能以偏概全,用科学的道理来解释会发现,概率问题人类无法左右。
而我国一直是到了1980年,才在婚姻法中明确地规定了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中国人才真正意识到了不允许近亲通婚的科学性和严格性。
什么是回交
在狗的配种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回交”。回交是子一代和两个亲本的任意一个进行杂交的一种方法。科学家们在研究遗传学时,常利用回交的方法来加强杂种个体的性状表现,特别是与隐性亲本的回交,它是检验子一代的基因型的重要方法,用回交方法所产生的后代称为回交杂种。用白话带入狗来说,就是让小狗和自己的父母进行杂交,来培育更好的品种。
回交培育成果
长相最像牛的狗——牛头梗(Bull Terrier),此犬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培育和改良后,与指示犬、英国猎梗、大麦町等都有杂交,现如今一共有两种品类:白色与有色。人们最常见到的颜色就是白色,也就是网上人们喜闻乐见的网红狗。
因为培育到后面,白色成了最容易出现的颜色,但是白色也常常伴随听觉缺陷。相比于初代狗,现在的牛头梗鼻部更加弯拱,四肢更加粗壮短小,如果主人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养护,很有可能丧命于肾病、心脏病、窒息狂躁等在人类干预育种后牛头梗出现的遗传疾病。
最像憨憨的狗——法国斗牛犬(French Bulldog),在被法国人带去英国后,在本地大范围杂交繁衍。现在我们看见的斗牛犬几乎都是矮矮壮壮的,此犬稳重亲人但智商不高,容易患有皮肤病以及呼吸道疾病。
网上许多狗主人将斗牛犬睡觉打呼的视频发到网上,受到了大众的喜爱,获得了很多播放量。同样的还有折耳猫因为脊椎问题,被主人拍下猫咪像人一样坐在沙发上双眼茫然的图片。
吉娃娃因为脑袋太小而导致脑压过高性情暴躁,但个头太小对人构不成威胁,经常被调侃。可悲的是人们用呆萌可爱这些词来定义宠物不寻常的举动,并以此作为谈乐的话题,殊不知他们口中非常喜爱的“伙伴”正在遭受生理上不合理的痛楚折磨。
像腊肠一样的绅士——腊肠犬(猪獾犬),此犬原本是猎犬,常被用于捕捉洞穴里的猎物。本来只有短毛一个品种,后又培育出了刚毛犬和长毛犬。在引入英国后,被培育成小型玩赏类犬种,人们甚至还为这些培育的新品种成立了俱乐部。
此犬富有灵性,身材较长,在长达百年的培育下,身材变得更长的同时,腿更变得短;变得观赏好看的同时,患脊椎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活动更容易受伤。
这些狗都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或者电视中经常看到的品种,人们只看到了这些狗为什么拥有好看的外貌,却不知道背后优胜劣汰的复杂培育。
我们在生物课本上也经常会看到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以及他的豌豆实验。他认为豌豆表现出来的颜色与其遗传因子有关。生殖细胞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身体细胞的遗传因子成双存在,且就是影响豌豆花颜色的原因。
来打一个简单的比方:狗的优良基因为A,缺陷为a,经过孟德尔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让狗一(携带基因Aa)和狗二(携带基因Aa)交配,它们的后代携带基因的可能性为:AA 、Aa 、aA、 aa。只要子代有A显性基因,就可以掩盖a隐性基因。
如果是AA,那么子代就是基因完美的优秀品种;如果是Aa、aA,那么子代可能携带隐性基因,虽不会表现出来,但是却是稳定的,并不会不见;如果是aa,那么子代就会把基因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
新物种的产生
在此基础下,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这只是单个狗的培育,要怎么样才能形成一个新的物种的?其实,狗的回交远比字面意思复杂得多。在真实的培育新物种的回交中,其实是把选定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后,将小狗与父母之一,甚至与父母的父母之一进行回交。
假设本来两狗交配后生下的小狗带有二分之一新血统,这只小狗再和有完美血统的父或母回交,生下的小小狗就带有了四分之三的血统。这只小小狗,再与完美血统的祖父或祖母回交,就得到了带有八分之七新血统的小小小狗。
这样下来,当回交到含有百分之96以上的亲本血统时,就达成了一个稳定的新血统。当然,这是一种改变物种品种性状的方法,这样能继承优点的同时,缺点也会与优点并存且加强。
万物起源
随着人类的进化,人们驯化狗的目的也是随之改变的。远古人类将狼驯化成了狗,目的在于打猎与保护自己;后来人类学会了运用工具后,又将狗培育出可以帮助人类运用工具(类似拉雪橇、爬树)的品种。
直到后来,欧洲的富人们在财富、地位皆不愁的情况下,开始以养狗、斗狗为乐。当以狗取乐变成潮流,狗的纯种和品性成为主人的骄傲时,这就为看到商机的商人们打开了财富之门。
我们知道,狗在生物学分类上是狼的一个亚种,由狼演化而来,犬科起源于始新世晚期,也就是说狼群已经存在大约四千万年了。观察狼群我们会发现小狼在成年后都会被赶出狼群,一个狼群的数量总是均衡的。
除了食物、领地的关系,其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在数量有限的族群内发生近亲繁殖现象。除了狼,自然界许许多多的动物都有这个习惯,为了保证种族的繁衍,这已经是刻在基因里的习性了。
而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一个物种,北京大学考古系李伯谦教授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出土的狗下巴残骸,里面的牙齿有79.4毫米,远比野生狼短的多,这是在人工投喂的过程中逐步演化的。
狗在没有了生存之忧后,其天性逐渐消失,没有了族群说法,以至于模糊了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其交配对象几乎都是由人类决定。
在大规模培育品种狗只为了取悦人类的爱好流行起来后,也会有许多善良的人为了这些因回交而产生的疾病痛苦不已的狗发声。
无论如何,回交带给有性繁殖的物种的影响都是弊大于利,反观人类就能窥见一二。除非为了挽救濒危动植物,保证生物多样性,或像杂交水稻一样意义重大的回交,否则只为了美观而有悖遗传规律与伦理道德的操作,是否有失人类作为高等生物的责任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