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芪的功效与作用,北芪与黄芪的区别-全球速读

来源:互联网 | 2023-02-09 08:15:41 |

北芪性温,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增强身体免疫功能、补肾利尿、抗衰老、降血压、降低血液粘稠度的功效,适用于体质虚弱的人群。可以入药也可以用来食疗,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气虚水肿、敛疮生肌等疾病,可以长期服用。但是北芪在患有感冒和女性月经期间的时候都不能服用,也不适宜积食火旺、阴虚阳亢者服用。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北芪的功效与作用,北芪与黄芪的区别吧!


(资料图片)

01

北芪的功效与作用

1、补脾益气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之症,以及脾虚泄泻,久泻脱肛等。北芪的补气力强,善补肺气,可以辅助肺虚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症。常配党参、白术、淮山、炙甘草同用。用蜜制后的北芪补益力更强。

2、固表止汗

用于表虚自汗。北芪补气之中而有外达之性,故能补气固表以止汗。北芪的固表止汗作用较好。临床上通过不同配伍,能辅助各种汗出症;同助阳药配伍,治阳虚自汗;同补气药配伍,辅助气虚自汗;同滋补药配伍,治阴虚盗汗。若气血不足,外受风寒,又往往不能作汗,在解表药中配伍黄芪,能鼓舞阳气,补益汗源,使其发汗,所谓“黄芪有汗能止,无汗能发”就是这个道理。这时宜生用。

3、益气升阳

用于气虚下陷之症。中医认为脏器的下垂是由于中气下陷之故,北芪善于益气升阳,可辅助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以及气虚血脱的崩漏等症。中医用补中益气汤辅助脏器下垂各症,补中益气汤中的北芪就是取其补气之中而有上升之性,能升脾胃之清阳。这时宜蜜制后用。

4、利水消肿

用于气虚水肿,常配白术、防己、炙甘草或桂枝、茯苓同用,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均有本品。多用于辅助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晚期等。

5、治疮排脓

用于气虚痈疽久不溃破,或溃后久不愈合,常与党参、肉桂同用。取本品补气健脾,能促进脓疱的早溃和肌肉的新生,有排脓生肌作用。

02

北芪与黄芪的区别

  北芪是黄芪的一种,是生长在北方的黄芪。也有南芪,南芪效力与北芪相仿,但没有它温热,十分适合南方补益之用。

  而黄芪是正名,北芪是冠以产地名的称谓。中药以产地、形状冠名的有很多,比如川连、鸡爪连都是黄连,因其产于四川、形似鸡爪而得名。黄芪的别称还很多,比如北芪、锦芪(金井玉栏)、绵芪、二皮、炙芪、红芪等等不一而足。

  南方人管北方生产的黄芪统称为“北芪”,不过“北芪”和“正北芪”可不是同一个东西。正北芪只有山西浑源才能长出来,所含皂苷含量是其他黄芪的几倍,而且还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一般保健或者辅助中使用的黄芪指的都是生黄芪,也就是黄芪晒干以后的切片。炙黄芪是用蜂蜜炮制而成,医生常常给“中气不足,脏器下垂”的患者使用。

  一般黄芪普通人吃吃还可以,如果是老年人或者体虚的人吃了几乎没什么作用。但是正北芪的功效却非常好,特别是中老年人吃了效果非常明显。

  我国数广东人最会吃,浑源当地的正北芪几乎全部出口到广东、浙江等地,加上产量稀少,就连同仁堂都买不到真正的“正北芪”,而所售“北芪”多是内蒙、东北等地多产。总之呢,正北芪可是个好东西,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北芪”就是“正北芪”哦!

【免责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请务必标明出处。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食疗方、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文中广告由系统自动生成与本号无关。如有任何疑问,请在线留言,我们会尽快处理,感谢。

关键词: